wrapper

目錄

一、根據經論,說明空性的意思

既然我們談到空性,到底什麼是空性?關於空性,有很多不同的說法,一般世間人把「空空的」說是空性;佛教四部宗義也都共同使用「空性」這個名詞。然而,《般若經》中說的「空性」意指「從自己方面無」。什麼是「從自己方面無」?今天聖座引用了《四百論》的「若有從緣成,彼即無自在」這段偈頌說,「從自己方面無」的意思是「非自主成立」。

《四百論》的作者聖天菩薩,是龍樹菩薩最主要的弟子。在龍樹菩薩弟子們的心中,聖天菩薩的地位等同龍樹菩薩,龍樹菩薩的學生,也都是聖天菩薩的學生。何謂「非自主成立」?在月稱菩薩所造的《四百論釋》中說:「…若諸法不依仗他,自性自體…。」這段話的意思是,所謂自性、自主,意思是不必依賴他者。在一般的世間的想法裡,「自主、自由」與「依賴他者」也是正相反的概念。

若不依賴他者,就是自主,而「依賴他者」與「觀待他者」是一樣的意思。這樣一來,其中就有很多粗細的差別。例如,我在這裡跟大家介紹佛法,必須要靠翻譯,沒有辦法自主地說,因為我不懂中文。像這樣,基於觀待對象有所不同,所以其中就有很多粗細分的差別。

然而,在說明空性時,不必把所有粗細分的觀待對象都提出來講,從細分(1)的觀待角度講,即《廣論》中宗大師說的:「不仗他者,非謂不仗因緣,是說有境名言之識為他,非由彼增上安立為不仗他。」意思是說,此處講的「不觀待他者」的「他」指的並不是「不觀待於因緣」,因為這是粗分的觀待對象;此處所說的「他者」是「名言分別心(2)」。例如,「瓶」是觀待於「計瓶之心 」而成立的。瓶的存在,必須依賴計瓶之心才能存在;若不觀待於計瓶之心(3),則瓶無法自主地成立。

說到這裡,我們很自然會有接下來的疑問:瓶如何依賴於計瓶之心而存在?無論有沒有人想著瓶,瓶子都在,不是嗎?大家心裡很自然都會有這種想法。

例如,看著眼前這張桌子,我想著「這是桌子」。到此為止,我對它的認識僅止於「在我內心的顯現中,它是桌子」,而我也覺得這樣的認識已經足夠,不再繼續追問「桌子是否如顯現般存在」。在不繼續深入研究的狀況中,以顯現的情況做為基礎,你我共同運用這樣的認識去使用桌子,這是對桌子的一種認識。

若我們繼續追問:在我心裡,雖然顯現出了桌子,但現在,先不管它在我心上顯現的情況是什麼,我想知道桌子真正的自性是什麼?它真正的狀態是什麼?在如此提問後,你進一步去觀擇尋找,無法找到桌子。

剛才是以桌子為例,相同的意義,《四百論釋》中用的譬喻是「將花繩視為蛇」,意思是說在黑暗中看到色彩斑斕的繩子,誤以為它是蛇。

哲蚌寺有一位很有學問、非常重要的老師。南印度有很多蛇,有一天晚上他被蛇咬了。一個月後的某一天,他坐在座位上,腰帶鬆垂下來,垂到他的僧裙下,當他不經意地把手往前壓時,摸到一個長長的東西,這時候他腦子馬上現起一個月前被蛇咬的事情,便馬上壓住腰帶大叫:「有蛇!」他的學生一聽到老師喊有蛇,拿著棍棒全趕過來,此時老師把下裙拉開的時候,發現是自己的腰帶。

為什麼會這樣呢?因為這位老師被蛇咬過,當他摸到感覺很像蛇的東西時,就把它想成是蛇,恐懼油然而生。學生聽到老師喊蛇,就都跟著認為那是蛇。此時,我們先不要把心裡的顯現當一回事,不要先把心裡想的「那是蛇」當成事實,而是去尋找真實的情況,靠近它、用眼睛看個清楚,會發現原來它是花繩。此時再回頭想想,剛才內心裡覺得「有蛇」的想法,只是自己的心如此認定而已,在對境上並沒有蛇。而且,並不是本來有蛇、後來蛇跑掉,而是一開始就沒有蛇。這蛇,只是自己的心安立出來的而已。《四百論釋》以這個喻要說明的是:一切法,都是由心安立而已。

二、以桌子為例說明

再以面前這張桌子為例。它是桌子,它有發揮桌子的作用。在桌上可以放書、放杯子。桌子的作用不僅是提供一個可以放東西的位置,因為地面也同樣可以放東西。把東西放桌上時,這東西的位置會高於放在地上,這是桌子的作用。

這些都沒錯,不會有人說它不是桌子,它有發揮桌子的作用,而且這是我們可以用現量成立的。但是,若不以如此顯現的情況為滿足,進一步追究我們在講的「桌子」,它真正指的地方在哪裡,又會得到什麼答案呢?

這桌子有四隻腳,上面有一片木板。桌子不是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隻桌腳,也不是這片木板。被稱之為桌子的,或說發揮桌子的作用的,不是這四隻腳的任何一隻,也不是那片木板。

桌子不是上面的那片木板,只有那片木板無法發揮抬高的作用;也不是四隻腳,只有四隻腳無法發揮放東西的功能。所以,當你去尋找那個能發揮抬高、放置物品功能,被稱為「桌子」物品時,就會發現你無法指出那個被指認為桌子的,到底在哪裡。

桌子不在四隻腳上,也不在木板上,那麼它是否存在於四隻腳與木板之外呢?若是,那麼,把桌子每隻腳都拿掉,板子也拿掉,桌子就應該還在,但桌子不在了。所以,桌子的每一個支分,都不是桌子;離開支分,在這些支分之外,也並沒有另外有一個桌子存在。所以,當你在被稱為「桌子」的東西上去尋找到底桌子指的是什麼時,找不到。

不只是桌子,一切法都是如此。當我們去尋找「自性」之時,根本找不到。要找「我」的自性,找不到;要找一切法的自性,同樣也找不到。

不過,若僅以「尋找而找不到」為理由而說「沒有」,這又與現量相違,例如眼前這東西,明明有發揮桌子的作用,它有把物品架高、放置的作用。由四隻腳和一塊板子所組合而成的桌子,其作用很明顯地就在我們的眼前。

有些人僅以「尋找而找不到」為理由而說「無」,但這個說無的人,手臂被捏時還是會大叫:「哎呀!好痛。」假如他說不痛則是在說謊。明明會痛,明明有作用,現在我們在用的麥克風,明明有發出聲音,這些都可以用現量成立,故說它們是有,對此沒有任何能害,有是確定的;但去尋找它的自性,卻是找不到。

芝鄔究奔仁波切是一位很有名的大智者,同時也是一位閉關修行者。有一次他在教導學生見地教授時,有位學生由於不斷地思維老師講的內涵,思考到「尋找我,找不到」時,他因為想著「我不存在」而流下了眼淚。老師看到了,就問這位學生說:「哭的人是誰?」

1.最細分的觀待之理,是中觀應成派的見地。

2.完整的名相是「有境名言分別心」,其中「有境」與「名言分別心」是同位語,故未譯。

3.心裡想著「這是瓶」的心。


三、萬法存在的方式

萬法存在的方式只有兩種:以勝義的方式存在、以名言的方式存在。名言指的是計該法之心,或說想著「該法是此」的心。上述這段話,若用另一種方式解釋則是:萬法存在的方式,要不就是從「對境」的方面存在(4),要不就是因為心的緣故而存在 。只有這兩種可能,沒有第三種。

如果萬法是從對境的方面存在,那麼去境上找,就應該找得到才對。今天聖座在講經的時候,引用偈誦舉了一個陽焰的例子,這段偈頌是「陽焰設是水,云何近不見」。天氣很熱的時候,我們會看到遠方好像有水的樣子,如果那裡真的有水,那麼,站在那位置旁邊的人,應該可以看得到水;或者自己走過去,到了那個地方,應該可以看得到水。但是,站在旁邊的人看不到水,自己也只有遠看時才看到水,走近看就看不到。這表示剛才看到的水,並不是從對境那方面成立的。

同樣的,如果桌子是從它自己方面成立的話,那麼不管我從遠處看它,或是靠近看它,甚至進到桌子內部尋找,把桌子的每個支分都找一遍,應該要能夠找得到才對。然而找不到,這就證明桌子不是從對境那方面成立的。

正因為存在的方式只有兩種,而「從對境方面存在」與正理相違。如果從對境那方面存在,去找就應該找得到,但是找不到,所以說「從對境方面存在」並不合理。既然不是從對境方面存在,但存在又是確定的。這樣一來,存在的方式除了「因為心的緣故而存在」,就沒有其他的可能了。

以上內容,聖座今天做了很清楚的說明,此外宗喀巴大師在《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》中亦有清楚的說明。雖然聖座今天並沒有引述《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》,但所講的意義完全相同。

這麼一來,我們再回到剛才講的「觀待於名言分別心」。萬法存在的方式是由名言分別心而有,這句話的意思就是,萬法的存在,必須依賴名言分別心。

四、區分「有」與「有自性」

可是,一講「有」,我們的心就會認為它是「有自性」。無始以來我們一直把「有」與「有自性」混為一談,長時串習成為很深的習慣,一講到「有」就會認為它是「有自性」;一講到「無自性」,就會覺得是「無」。於是,對於「有,但是無自性」難以接受。

就像剛才講的,若從自己方面而有,與正理相違;若是名言無,又與我們的經驗相違。若把兩者結合起來,就會變成除了「依賴於名言分別心」這種存在方法外,沒有其他的可能。我們要這樣去串習,讓我們的心朝這個認識養成習慣。一旦習慣了,總有一天我們的心會接納這個觀念,而能夠說「無自性,但是有」。當你的心真正能接受這個觀念時,才算是真正達到中觀見地。否則,只是「找而找不到」並非難以理解的觀念,而且,只停在這個層次,也算不上是中觀見地。

無論什麼法,都只是內心的顯現而已,只是以心去安立的而已 ,就好像剛才舉的把花繩誤認為蛇的例子一樣,你所能指陳的蛇,除了在你心裡顯現的蛇之外,事實上,或說從對境上來說,並沒有一個給予你蛇的行相者。同樣的,一切有為法都是如此。你說的這裡有、那裡沒有,所有你講的一切,要指,除了指向你心裡的顯現外,完全無法指出一個從它那方面成立的對境。

然而,如果一切法都不是從它自己方面成立,那又要如何區分某些法存在、某些法不存在?要做這個判斷,就要用到聖座今天講到的「名言有的三項特質」。只有具備這三項特質者,我們就可以斷定它「有」;反之,則是沒有、不存在。

以上內容,我覺得非常重要。我並不是一個大格西,但我花了很多年的時間在學習上。後來,當我的心快要對上述內容產生一點理解時,回想起很多年以前老師對我們講「無自性,但是有」這些話,深覺師恩深重。即便老師只是要我們跟著他覆誦「無自性,但是有」,我都覺得他對我有無比的大恩,都是給予我重要教導、賜予我極大幫助的恩師。因為心裡有這種想法,所以,今天花了時間跟大家稍微解釋「無自性,但是有」的意思。

因為我感覺到它們非常重要,所以我想,若能了解甚至證得「無自性,但是有」的道理,這當然很棒;然而,即便師長沒有教我別的,只單純地要求我跟著他唸一遍「無自性,但是有」這幾個字,這樣的師長,都是我生命中的大恩人。當然,即便只是如此亦有大恩,我也是直到後來才知道。不過這樣講來,我好像有一點點在說自己似乎有一點懂得什麼是「無自性,但是有」的樣子,哈哈!

有能力把「無自性」與「有」這兩方結合在一起,真正掌握其中的內涵,才能正確地安立世俗與勝義二諦,否則會有安立一者、便無法安立另一者的危險。在基的階段,如果能夠完全接納「二諦」的道理,依此修道之時,才有辦法真正兼顧「大悲心」與「證得無自性的智慧」兩者,雙運而修。否則,一旦講無自性,就沒有辦法生起大悲心,例如,若你覺得有情根本不存在、有情受的苦也不存在,要如何生起大悲心?反之,當你想著有情在受苦,必須幫助有情離苦,但你的心裡卻認為有自性,就無證得無自性的智慧。

所以,在基的階段若能正確掌握二諦的內涵,在道的階段就能以方便與智慧雙運而修;如此一來,在果的階段獲得的就會是佛的法色二身。

「基之二諦,道之方便與智慧,果之法色二身」,短短的幾句話,統攝了整個大乘佛典的精華。若不能真正認識剛才所講的基二諦,接下來的道與果也就完全無法成辦,所以二諦非常重要。

…出自:《2009華人請法團析釋》第二講

4.以「勝義」方式存在,即「從境的方面存在」;以「名言」方式存在,即以世俗的方式或說「從有境的方面存在」。…辯經學院 昆秋汪杜格西

5.註:此處老師所說的內容,皆是中觀應成派的觀點。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