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問:《廣論》第33頁說:「大乘道總體次第及菩提心,是由依彼始得發起,故執金洲大師為諸尊重中無能匹者。」,剛才您已講了菩提心的重要性,請問,為何道次第教授如此重要?

答:正如剛才說,理解「菩提心,如同一切經論簡示」這個道理,才能真正生起「要以菩提心為修持中心」的決定。而道次第闡釋的內涵,正是菩提心。

道次第教授開示菩提心的方法是,以菩提心為主軸,共下與共中士道為生起菩提心的前行準備或支分。亦即,道次第裡的共中、共下士道,屬於菩提心「未生令生」的支分。之後的六度與毗婆舍那講的空性,屬於菩提心「已生令增長」的支分。

正如配合「殊勝菩提心妙寶,諸未生者令生起,諸已生起勿退失,祈願輾轉得增上」這個偈頌的解釋《入行論》架構時說,第一到第三品屬於菩提心「未生令生」的支分;第四到第六品屬於菩提心「已生令不衰」的支分;第七到九品屬於「已生令增上」的支分。就像這樣,整部《入行論》都在闡釋菩提心,並非只有「受持菩提心品」裡講菩提心,其他的章節都與菩提心無關,並不是這樣。

同樣的,道次第教授開示的主體就是菩提心,但為了生起菩提心,必須先產生大悲心,為此必須先認識自己正在受苦,所以要學習共中士道的內容;為了真正認識共中士道的內涵,所以要學習依師軌理與共下士道的內容。以上這些內容,從依師軌理開始到共下、共中士道的內容,屬於菩提心「未生令生」的支分。菩提心生起之後,關於菩薩行持的種種學處,即是六度、止觀。

所以,「菩提心教授」與「道次第教授」,我認為只是說法的不同而已,所要講的重點是一樣的。

…出自:《2009華人請法團析釋》第三講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