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一、從基道果建立對佛法的認識

四聖諦法輪,是佛陀最初講的法。當時佛陀透過體性、作用、作用與果三個角度詮說,把四聖諦的內涵做了統整性的揭示。

從體性詮說四聖諦,佛陀說:「此是苦聖諦、此是集聖諦、此是滅聖諦、此是道聖諦。」透過這四句話認明什麼是四諦。從作用詮說四聖諦,佛陀說:「苦應知、集應斷、滅應證、道應修。」從作用與果詮說四聖諦,佛陀說:「苦應知而無知、集應斷而無斷、滅應證而無證、道應修而無修。」這段話,收錄在《甘珠爾》的《出家經》裡佛陀說的是:「苦已知、集已斷、滅已證、道已修。(1)

以上三段內涵,正是基、道、果的論述。從體性詮說四諦是「基的論述」;從作用詮說四諦是「道的論述」;從作用與果詮說四諦是「果的論述」。也就是說,四聖諦是透過「基道果」而確立出來的。

透過「基道果」來確立教法的內容,是佛法非常不共之處,其中蘊藏了非常重要的關鍵。之前課程裡也講過,大乘地道也是透過「基道果」而建立的:基之二諦、道之方便與智慧、果之二身。咒乘教法的確立方式,同樣是透過「基道果」的論述而建立的。

佛陀開示的道與果,並非來自臆測,也不是單憑「佛經有說」為理由就要大家照著做,更不是依靠神通現起而安立出來的,而是依據他對真實情況做的最徹底的探究。清楚了解真相後,以真相為根據而開展的道,才會是無誤而清淨的方法;一旦所依靠的方法是無誤的,得到的果也就是無欺誑的。

以佛法的學習方式為例,學習《現觀》、《中觀》、《釋量論》,大體上都是對「基」的探究,透過研究去確定事實的真相。透過這樣的方式,我們可以用量識去成立(2)或理解「事實是什麼」。在這之後,我們會問:「根據這樣的事實,我該有的作法是什麼?」接著,就要把認識與實踐結合起來。《道次第》與修心方面的教授,談的就是這方面實踐的次第。

先確立事實,而後與相續結合,懂得這兩個步驟,是非常重要的事。一般的事情是如此,佛法的學習更是。透過大乘或小乘的理路,先認識事實真相,之後依據自己目前的現況與程度,看看自己應該用什麼方法前進。

這兩個步驟非常重要。如果只知道一般的做法,卻沒有考慮自己的現況、不知如何與自己的現況結合,會變得很奇怪。例如,密咒乘說的一生成佛,或說修某種法可以一生成就,這是事實,說的人並沒有說謊,但是它屬於「基的情況」。在道的次第上,則要看看自己現在的程度,那個一生成就的法,是在什麼階段要修的法?當你兩方面都知道,就會知道如何去整合它們。否則,你的學習就會變得有點奇怪。

由上可知,佛教的學習,是根據對基的瞭解而後開展出道果。在這過程中,我們會談到四種理和四種所依。

二、四依與四理

(一)四依

第一是「依法不依人」。不應該以說法者的個人狀態,例如名氣的大小做為評斷佛法的依據,應該要觀察他說的法。

第二是「依義不依語」。觀察法的時候,要看的主要是法的內容,而不是辭藻或表達方式。有些文章用詞優美、結構很好,讀起來很容易入心。此時,如果讀者的判斷能力不夠,就可能無法分辨自己是被道理打動,還是被優美的文詞打動。

當這種情況發生時,你可以先承認自己受到影響了,然後把這個被影響的感受放在一邊,接著用理智判斷書裡的內容是否符合事實。也許你會發現,書裡陳述的內容與事實並不相符,我們只是被辭藻打動,而不是被義理打動。如果我們就這樣因為辭藻而跟著走,就成了「依語不依義」。跟著不符合事實的道理走,「基」有誤,所走的「道」與所得的「果」也不會是正確的。

第三是「依了義不依不了義」。對於義理,要依了義,不依不了義。根據中觀宗的看法,「了義」是空性、勝義諦,「不了義」是世俗諦。所以簡單地說,「依了義不依不了義」的意思是:依勝義諦不依世俗諦。

第四是「依智不依識」。既然「了義」指的是空性,所以應該要依空性,可是,要怎麼依?僅僅稍微懂得如何解釋空性不可靠;獲得對空性清淨的理解,也不可靠;透徹地研究而獲得定解、生起比量,還是不可靠;以空性為所緣修成止觀,只是這樣依然不可靠,必須「現證空性」才可靠。「現證」是智,未現證之前的都是「識」,所以說「依智不依識」。

(二)四理

第一是「法性之理」。例如熱是火的法性,濕是水的法性等。第二是「作用之理」,意思是每一個事物發揮的作用。第三是「觀待之理」,指的是諸法彼此之間如何互相觀待的道理。用上述三個理路為基礎,開展出第四個「證成之理」。

證成之理的意思是「若是此因,則有彼果」、「若這些因都聚合,那個果就會產生」、「此果產生前,必須有彼因」,透過證成之理的運用,我們便可以作出決定。

舉個例子來說,醫生在用藥的時候,必須要瞭解藥物各自的體性(法性之理)、每一種藥各自的作用(作用之理)、依於什麼因才會生某種病(觀待之理),以這些作為基礎,之後,醫生就可以透過證成之理做出「用這個藥,可以治好那一種病」的決定。同樣的,在確立基的事實、接著要做道的實修時,就可以把剛才講的概念運用上去。

三、從基的論述簡介僧院的學習內容

僧院裡的學習也是如此。以確立事實、論述「基」的學科《攝類學》為例,其中會談到,我們經常講的「有」的標準是什麼,「有」的分類是常與無常。無常的分類是色法、心識和不相應行。色法又有內色與外色等分類。如此開展出來的內容,屬於佛教「基的論述」,它是最初進入僧院時必須學習的內容。

佛法中,與基的論述相關的內容雖然非常多,但基於「苦樂的主因是心」這個看法,必須特別對心做研究,所以要學習《心類學》。而後,為了學習如何運用正因做正確的決定,所以學習《因類學》。

此外,為了能夠運用理路,徹底確立四聖諦的內涵,所以必須學習《釋量論》第二品。不過《釋量論》雖然以總體的角度,準確運用理路確立四諦內涵,但是對於「無明」的認別是粗分無明。也就是說,《釋量論》第二品是以毗婆沙宗、經部宗的見地,以佛教四部宗義共同承許的粗分無明,闡釋四諦的內涵,並沒有以「執自方成立」的細分無明去論述四聖諦。為了更深細了解四諦,必須進一步學習月稱菩薩的《入中論》與寂天菩薩的《入行論智慧品》才行。

…出自:《2009華人請法團析釋》第五講

1.在詮說作用與果這部份的經文,不知是翻譯上的差別,或是出處來自兩本不同的佛經,總之,有這兩種不同的記載。…圖滇悲桑格西

2.「以量識成立」意指:百分之百確立。…辯經學院 昆秋汪杜格西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