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第一品、授記莊嚴品

五、廣說不動菩薩初發心時披精進甲的功德

此時,阿難對舍利弗說:「不動如來在初發心時披精進甲的種種情況,世尊只是略說而已,並沒有廣說。」舍利弗說:「的確,世尊只是略說而已,並未廣說。不動菩薩在初發心時披精進甲的功德廣大無邊,非常不可思議。所以,你要好好繼續聽,世尊將繼續仔細地說。」

舍利弗對佛陀說:「您剛才已為我們略說不動菩薩的種種功德,請再為我們講得更廣大仔細些。因為,這將有利於現在未來的菩薩們能夠隨學。」佛陀說:「不動菩薩在最初發心時披上精進甲冑,其功德不可思議。我把其中的一小部份說給你們聽。你要斷除聽聞時的三種器過,好好地聽。」

舍利弗說:「好的,我會這樣遵從。」佛陀說:「當時,不動菩薩發下這樣的願:『虛空或許會改變,但我的誓願永不改變。』」又說:「披上如此精進甲冑的菩薩,百千萬中難得一人,非常稀少。賢劫中沒有一位菩薩像不動菩薩,能夠披上這樣的精進甲。寶幢菩薩雖然也是一位披大精進甲的菩薩,但與不動菩薩披的精進甲相比,連萬分之一都不到。不動菩薩以無比大的精進力,把他立下的堅固誓願實踐到最究竟,因此成就佛果,號曰『不動如來』。他目前住於妙喜淨土,在那裡講經說法。」

佛陀對舍利弗說:「我透過一切遍智知道,不動如來過去行菩薩行時,無論誰來跟他乞討頭目髓腦、手足支節,他都不會不給。由於這個因緣,不動如來從初發心立下誓言到成佛之間,就不曾再生過病。」

佛陀說:「就好比轉輪聖王,他能夠足不著地從一個宮殿到另一個宮殿享受五欲妙樂,同樣地,不動菩薩從發心開始,都沒有投生到無暇處,一生又一生都投生在佛國剎土,在每一生裡都勤修梵行。他當初如何發願,他就如何地修行成辦,因而得到『不動』這個名號。他也用這些清淨梵行供養諸佛,使得一切諸佛聖心歡喜。」轉輪聖王的轉輪二字,從字面直接理解是輪子,但它也可以像是現代人的飛機,只是命名上有差別而已。總之,非常富有的人,他們來往於兩地時,根本不必用腳走,可以從轎車出來後直接坐上直昇機。本段文用轉輪聖王的例子為喻,說明不動菩薩發心之後,一生又一生就好像轉輪王足不著地般,完全不會投生到無暇處。

佛陀對舍利弗說:「不動如來歷經一個又一個佛剎,由於梵行清淨而得到『不動』的名號。他開示的教法都是大乘教法,很少開示聲聞教法。即便開示聲聞教法,他依舊把講法的重點放在六度,幫助眾生獲得無上菩提的果位。」就好比聖座嘉瓦仁波切不論講什麼經論,都把核心放在菩提心與空正見,使聽聞者對這兩個主題生起決定信解。同樣地,不動菩薩在開示教法時,都把重點彙集在六度或十度上,以幫助有情獲得無上菩提。佛陀說:「不動菩薩為有情開示教法非常方便善巧,聽聞者很容易就能受持;他也善用讚美,使聽聞者心生歡喜。不動菩薩是如此披上精進甲冑,行菩薩行。」


佛陀說:「做了這些法布施後,不動菩薩把得到的善根這樣回向:『未來我成佛時,願這些學習大乘教法的所化機們,都能完全聽到我開示的教法,聽了之後都能牢記在心,能夠正確地理解,能夠讀誦,能夠透徹領解其中的含義,能說給別人聽。他們在這一生裡聽到的法,就算死了也不會忘記,直到他們成佛。同樣地,就像我現在還在菩薩位時,能夠從一佛剎到另一佛剎,未來投生到我佛國剎土的菩薩們也是如此,在他們未成佛之前,願他們也都能從一佛剎投生到另一佛剎。』」當年不動菩薩發了這樣的願,現在他成佛了,這些願望也都成為事實。投生妙喜淨土的菩薩,就跟不動菩薩當初的祈願一模一樣。這些祈願能夠成真,是因為不動菩薩把他講法得到的眾多善根,毫不保留地做了這樣的回向。

佛陀說:「不動菩薩說:『但是,這些菩薩的最後一生會住於兜率天,在南贍部洲成辦成佛事業。』」不動菩薩說,希望投生他的佛國剎土的菩薩們,一生又一生地從一佛剎到另一佛剎,但在最後一生的情況會不一樣。成佛前的最後一生,這些菩薩會住在兜率天,而後在南贍部洲行成佛事業。佛陀又說:「不動菩薩如此發願:『在我行菩薩道時,諸魔的干擾都無法得逞,同樣地,我成佛之後,在我的佛土,無論任何有情,包括聲聞與菩薩眾等,都不會受到魔眾的障礙。』由於不動菩薩的這個願力,若投生於妙喜淨土,就永遠不會受到障礙的干擾。」不只如此,身在其他地方的有情,在遭遇魔障的時候若能向不動如來祈求,對於障礙的消除都會很有幫助。

佛陀說:「不動菩薩說:『投生在我佛土的菩薩,在還沒獲得上述功德之前,我都會持續行菩薩行。』」這話的意思是:在「圓滿、成熟、淨化」的事業未圓滿前,他不會取正等正覺的佛果位。

佛陀對舍利弗說:「不動如來以前在行菩薩行時,無論說法或聞法,身心都不會疲憊。這是因為他在初發心修菩薩行時,極修法身的緣故。」極修法身的意思,不知是不是修空性的意思。僅僅修習空性法身,當然沒辦法使身心不疲憊,但若長時修習,後來可能會有這樣的成果。佛陀說:「不動如來過去在聽法時,曾如此發願:『我現在很喜歡、很希求法。願我成佛之後,投生到我國土的所化機們,對法的希求都能跟我一樣。』」

以上第一品講完了。愈了解過去諸佛在菩薩位時如何精勤學習,在唸到「如昔諸善逝」時,不但會更清楚這句話的意思,也會想要跟他們一樣地學習。之後要開始講的第二品,內容主要在描述妙喜淨土的種種行相。對某類所化機而言,研讀第二品,能使他生起「未來我成佛時,我的佛土也要有這些功德,所以我要效法不動如來,像他一樣地學習」這種想法。對另一類像我們這樣的所化機而言,第二品的內容有助於生起想要投生妙喜淨土的希求。佛陀是基於這兩種目的而宣說第二品的內容。

……第二講2010.9.17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