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第二品、佛剎功德莊嚴品

三、妙喜淨土的情世間

佛陀對舍利弗說:「南瞻部洲所有女人會有的過失,在妙喜淨土都沒有。妙喜淨土的女人,比我們這裡的珍寶女還要更好。」珍寶女的意思是,沒有一般女人過失的那種女子。佛陀又說:「妙喜淨土的有情,沒有我們這個世間男女的淫行。男女之間只要彼此心生貪愛,互看一眼,女子便會受孕,在受孕的同時,男女雙方都獲得離欲三摩地。腹中的胎兒領受的安樂,如同三十三天的天人,沒有任何痛苦。受胎七日後,母子會在沒有絲毫痛苦、領受像安住在第二靜慮禪定比丘一樣的安樂,在這樣的狀況中生下孩子,孩子出生時也完全沒有臭穢的氣味。這樣的結果,也是不動如來過去的祈願造成的。」佛陀說:「妙喜淨土的人如果想要穿戴首飾,心裡想什麼,如意樹上就會生出那樣的首飾。這樣的結果,也是不動如來過去的祈願造成的。」

當時在場有位比丘,聽到妙喜淨土的女子比世間的珍寶女更好時,他生起了貪心,因此心裡想:「願我能投生到妙喜淨土。」此時佛陀對他說:「像你這樣愚迷的人,無法投生到那裡去。因為,以貪欲為動機的祈願,無法成為投生淨土的因。唯有以行善行、行法行、離欲行梵行的善心,才能投生淨土。以貪欲為動機的心,無法投生妙喜淨土。」

這段經文,與上一堂課有人提出的問題相同。雖然這裡提到的貪欲與女人有關,但我們可以類推。例如,若你心裡想的是:「若投生妙喜淨土,那裡的食物很美味,那裡的人很美麗,那裡的生活不愁吃穿,所以願我能投生到妙喜淨土。」這種祈願的動機是貪欲,所以它不會成真,無法投生妙喜淨土。但如果你的想法是:「如果投生到妙喜淨土,我可以直接在佛面前聽法,也由於周圍都是阿羅漢與菩薩,所以我有機會可以行法行。」在這種想法下祈願投生妙喜淨土,就可以如願。

佛陀說:「妙喜淨土沒有國王、大臣、士兵等,那裡唯一的國王就是不動如來。再者,就像三十三天的天人會為了奉事帝釋天而聚集在一起,妙喜淨土的人與天人,也會為了禮拜供養不動如來、聽他講法而聚在一起。這樣的結果,也是不動如來過去的祈願造成的。」又說:「妙喜淨土的有情都嚴謹認真、不放逸地生活。這樣的結果,也是不動如來過去的祈願造成的。」

佛陀對舍利弗說:「這樣圓滿的佛國淨土,它的因是什麼?不動如來過去還在菩薩位時,他以香花等供養佛身佛塔,並把供養的善根回向成辦圓滿佛國淨土,因而成辦這個圓滿的剎土。」又說:「妙喜淨土的人不像我們這個世間,他們不需要經商務農。妙喜淨土有情領受到的快樂,不是來自對五妙欲的貪著,也不是來自歌舞歡唱嬉戲,他們領受的是法樂。」

領受法樂,對我們應該很重要,不過我並沒有在經論裡看過這種說法,所以,以下這番話是沒有經典根據的話。心如果不快樂,它就會好像無法活下去的樣子,心需要快樂。但如果我們追求的是世間安樂,便會在追求的過程中產生其他的煩惱,反而為今世與來生帶來很多痛苦,所以,雖然要快樂,但不要追求世間的快樂,應該追求法的快樂。

例如,如果你是出家人,或者你受了居士戒,你應該要知道受戒對你有什麼好處,而且要經常憶念這些好處,對於自己有持戒一事感到心滿意足,設法讓自己為此感到高興。同樣地,對於自己造的善行,應該要知道造這些善行對你有什麼好處,這樣一來,在正做時你會感到歡喜,做完之後,也為自己得到行善的機會而開心。快樂地學法很重要,它能讓我們的心不致於萎靡不振,也能夠一直住於法樂,充滿法喜。如果,既得不到學法的快樂,也沒有世間的快樂,這樣應該是有點問題的。

佛陀說:「在妙喜淨土,當風吹動樹木時,發出的聲音非常和雅悅耳,連天人演奏的音樂都比不上。這樣的結果,也是不動如來過去的祈願造成的。」佛陀用天樂為喻,說明妙喜淨土的風吹過樹木的聲音有多好聽,但這個喻對我們而言是一片漆黑,不知天樂到底是什麼樣的聲音。哈哈。

佛陀對舍利弗說:「就像不動如來攝受他的剎土功德一樣,我們也應該那樣做。」不動如來非常想要成辦一個無論情器世間都很圓滿的淨土,為了讓這個祈願成真,他造了常多的善。當這個祈願成真後,就算是一般的有情也能夠依於福田力造善業、祈願,使得他們能投生到這個淨土,一旦來了,就能在沒有任何困難的情況下成辦一切法。如果以上這件事情是真的,而且一般人也很有機會可以投生妙喜淨土,則它與菩薩以大悲心為動機來想事情的方法就很吻合;相反地,如果一般人根本沒機會投生淨土,例如,若妙喜淨土只有聖者能去、凡夫不能去,則菩薩到底是為了誰而費勁地成辦淨土呢?如果菩薩的想法是:「我在的國土,情器世間必須很圓滿,所以只有圓滿的人可以來。」則他根本不是菩薩,就算他為此付出再多,他也不是菩薩。由此可知,就算是凡夫,也可以根據經文提到的方法,依靠以福田力而造的善根與祈願,順利投生妙喜淨土。


Prev 1/2 Next »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