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四、讓善業力大、惡業勢微

如果問:「成辦了某個因,能投生妙喜淨土嗎?」答案是能。但同樣地,如果問:「以瞋心說粗惡語、打人,會投生惡趣嗎?」答案是會。那麼,像我們這樣,在過去世與這輩子都造過很多惡業,但現在想要投生淨土的人,靠著這些能投生淨土的業,在即將來臨的下一生,就能投生淨土嗎?答案是很難講。因為,雖然造了能投生淨土的因,但也造了很多能投生惡趣的因,這些因不可能同時感果,因為一個人不可能同時投生淨土與惡趣。那麼,我們到底會先投生淨土,還是先投生惡趣呢?

造過的業,哪個會先成熟?《俱舍論》說:「諸業於生死,隨重近串習,隨先作其中,即前前成熟。」造過的業中,最重的業最先成熟。所以我們該做的是:只要有機會造善業,都要設法讓它成為重業;就算無法完全不造惡業,也要設法讓它變成勢力輕微的惡業。在《巴利菩薩請問經》中,巴利菩薩問佛陀:「目前已有多少有情成佛呢?」佛陀說:「非常多有情都已經成佛了。」巴利菩薩問:「既然過去已有很多人成佛,未來也會有很多人成佛,則我也能成佛,我也要成辦佛果位。但是,像我這樣的初修業者,又該怎麼做呢?」佛陀說:「要斷除惡業。就算無法全斷,也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造惡業。正在造惡業時,也要不歡喜、不情願地造,邊做邊想『這樣不對啊』。造完後要覺得自己做錯了,生起很後悔的心,同時決心從此不再造。要努力造善業,在還沒開始造之前,要盡力策發善良的動機,造善業時要非常專注不分心,盡力做到最好,做完後殷重回向。」就像這樣,一旦善業力量強大,惡業力量勢微,善業就會先成熟感果。若善惡業一樣重,則離死亡時間愈近時造的業會先感果。下一個影響因素是「串習」,若希望善業先感果,就必須不斷串習善業,萬一中間偶然造了惡業,就去懺悔。

宗喀巴大師在《道次第攝頌》說:「若未獲得圓具德相身,修習勝道進程極緩慢,故應修學此之圓滿因,淨治三門所染罪惡垢。淨除業障尤為切要者,故應恆常依圓滿四力。瑜伽行者我亦如是修,汝求脫者亦應如是行。」這段話的意思是,要成辦解脫與佛果位,必須擁有符合標準、圓滿的所依身,如果這輩子擁有的不是這樣的所依身,就必須設法在來生能夠擁有它,否則修道的進程很難有進展,所以要去修學能獲得它的圓滿因。不是只學少部份的因就好,而是要完整、圓滿地學。然而,從過去到現在,我們的身口意三門造了很多惡業必須淨除,尤其淨除業障更是非常重要,所以必須經常實修四力懺悔。最後宗大師說:「我有這樣做,希望你們也能這樣做。」

剛才說過,往上投生淨土與往下墮入惡趣的業我們都造過,而這兩種業是對立的。往上投生淨土的業,它的敵對者是往下墮入惡趣的業;往下墮入惡趣的業,它的敵對者是四力懺悔。想要投生淨土的欲求,它的敵對者是對今生的耽著;對今生的耽著,它的敵對者則是思惟死亡無常。然而,你為何會願意經常做四力懺悔?因為你相信業果,想要如理取捨業果,正如宗大師說的:「又復善思黑白業果已,方能如理取捨勤修持。」那麼,要如何產生對業果的信心?唯有靠觀修才能信解業果。在修之前要先聞思,然後依著聞思的內容去觀修。

由上可知,想要投生淨土,必須觀修死亡無常與業果道理。觀修業果的意思是,觀修造惡業與投生惡趣之間的惡業與苦果的關係,以及造善業與投生善趣之間的善業與樂 果的關係。這樣一來,思惟惡趣苦自然也包括在其中了。經過以上的分析可知,想要投生淨土,最少必須恆常實修共下士道,這是必不可少的基礎,再加上刻意成辦《不動如來會》裡說的這些能投生的因,當然能夠如願投生妙喜淨土。

五、謹慎面對臨終

再者,臨終前心識所處的狀態也很有影響力,所以,不只是自己必須謹慎面對,在陪伴他人度過臨終時,有些事情也要特別注意。如果你了解這位臨終者平常在實修什麼法,臨終前可以善巧地提醒,幫助他憶念這些法類;若你知道他特別對哪一尊佛菩薩有信心,臨終前可以善巧地唸這尊佛菩薩的名號,或是給他看這尊佛菩薩的照片,尤其在死前的那一刻,這是非常重要的事。以你個人來說,如果你身邊有不動如來的塑像、唐卡或照片,平時要經常憶念,臨死之際只要能看上一眼,由於你早已串習得很熟練,馬上就能發揮提醒的作用。

如果你相信這些內容,平常就能做好去妙喜淨土的種種準備,也對自己做的準備有信心,則臨終時你會很開心。舉例來說,現在有人突然命令你搬走,但你無處可去,或是必須搬到非常破爛的地方,那時你一定會很生氣、非常不情願;如果要你離開現有的住處,搬到一個跟原本的房子一樣的地方,雖然你不至於太生氣,但因為還得把家當搬過去,實在很煩人;可是,搬離現有的住處後,若接著要去的地方,是比現在好上百倍千倍的好地方,你應該會馬上精神抖擻地說:「遵命!」

同樣地,如果死後下輩子要去惡道,那就太慘了;如果死後下輩子再投生為人,而且跟這輩子的情況差不多,雖然不致於太糟,但還要重覆一次從中陰身、投生到母胎種種的過程,實在有點麻煩也有點辛苦;如果這輩子要死的時候,你已經做足了投生妙喜淨土的準備,有一天,死主跟你說:「該你死了。」你馬上會開心地說:「遵命!」也許你甚至會想:「我都準備好了,不如早點死、早點去妙喜淨土吧!」哈哈。

如果你都準備好了,若必須早點死,你也會很高興;如果不能早點死,今生又還有很多的苦難要熬,你也不會太在意。因為你知道,就算還得留在這裡受苦,頂多也就再苦個二、三十年,也就是一眨眼的時間而已。比起妙喜淨土的壽命,剩下的人生實在很短,不過是一下子而已。再受苦一下子,又有什麼關係呢?過了這一下子,接著就都是好日子了。這樣一來,那些磨難就再也傷不到你的心底,也許會有一點不開心,但它們只能停在心的外圍,進不來,而且也只會暫時停留,再也沒機會久住心頭。面對那些不愉快,你會想:「沒關係的,只是一下子的事。當這一下子過去後,快樂就會開始了。」無論遇到任何事,你都不會太在意了。

六、《勸發增上意樂會》說的能投生淨土之因

《寶積經》的《勸發增上意樂會》說,第一、對一切有情生起慈心;第二、對一切有情斷除害心、生起悲心;第三、生起不顧念性命、宣說清淨正法的心;第四、在對空性有定解的情況下,生起對法的專一淨信;第五、心完全清淨,絲毫不被名聞利養染污;第六、任何時候都自然生起欲求菩提的心,完全不忘一切遍智;第七、不怯懦,但也將一切有情奉為上師般恭敬;第八、一心希求無上菩提,對於暫時的三摩地等安樂不生貪著;第九、在不摻雜聲聞作意與世間八法的染污下,多方集積各種善根福德;第十、在知道佛與佛功德都沒有自性的情況下,隨念佛的身語意功德。經文說,以上說的十種思惟方法,只要做了其中的任何一種後,祈願投生極樂淨土,一定會如願投生。這段話也可以與妙喜淨土結合而說。

……第九講2010.9.25


« Prev 3/3 Next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