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雖然大小乘經典對於什麼是佛的解釋不但不同,而且差異有如天壤,但是判斷什麼是佛、如何成立佛有功德的步驟卻是相同的,那就是:先透過徹底研究佛經的內容,確立內容為真,而後才做出講法者是佛的推論。

小乘經典主要宣說的內容是四聖諦。小乘經典在判斷什麼是佛、佛有什麼功德時,會先研究小乘經典裡說的四聖諦內容是不是事實。雖然這些內容乍看之下似乎難以置信,但在研究之後,可以確認它們都是事實。然後再看,第一個把這些事實講出來的人是誰?是佛陀。那麼,佛陀又是怎麼知道這些事實呢?一般人都是在經過學習、有老師教的情況下才會懂,但佛陀這一世沒有老師教就能懂。當然,如果佛陀說的,只是某個小範圍裡的事實,這種結果可能來自他的聰明與努力,就像有些科學家窮盡畢生心力思惟鑽研,最後發明出某個學說一樣;然而佛陀宣說的四聖諦,基道果的論述既完整,包含的範圍又極寬廣,其間的因果關係深細又縝密,在沒有老師教的情況下,就做出如此仔細、完整、毫無錯謬的論述,表示這些內容必定來自他的親身經驗。根據這個理由,可以成立本師釋迦牟尼佛具備佛的功德。

大乘經典的作法也是如此。首先研究大乘經典說的基道果論述是否屬實,透過理由建立徹底的認識後,再看最初宣講這個事實的人,在這一世中,他在沒有老師的教導下,就能講出這些內容,表示這些內容例如大悲心、證空慧等,都是根據他的親身經驗講出來的。由於他所講的就是他的證量,所以只要看看是誰第一個宣講這些內容,便能證明他就是佛。運用這個理路,若最初宣講者是本師釋迦牟尼佛,那麼本師釋迦牟尼佛就是佛,若最初宣講者是龍樹菩薩,那麼龍樹菩薩就是佛。判斷誰是佛,不是根據他的外形,而是從「誰是首先宣講事實的人」去判斷。而且這種判斷方式,可以透過理由做出解釋。

當你對大乘基道果的論述概略了解之後,回頭再看聲聞乘的經典,會有一種「在小村莊裡蓋豪宅」的感覺;而大乘經典則會讓你感覺回到大都市。大城市的腹地既廣,又非常便利,到過大都市後再回到小村莊,相對上會覺得有點狹隘。雖然小村莊也不錯,但會有一種有點不夠開闊的感覺。

以大乘的內容來說,要真正了解大乘基道果的安立,必須徹底認識四聖諦;要真正認識四聖諦,必須確認前後世存在。這樣說來,認識前後世是非常重要的基礎,若這個部份隨便帶過,往後的學習也會變得很不穩固,對於佛存在、佛以親身經歷宣說等這些事實,在你心中建立的認識也將不過爾爾,無法學得扎實透徹。雖然,不承認有前後世,佛法有很多內容還是能提供很多助益,所以對這樣的人介紹佛法,還是有很多可以說的內容。但是,就我個人的感受來說,在不談前後世的前提下介紹佛法,就無法把佛法觸動我最深的喜悅傳達給對方,總覺得自己能提供的幫助很有限。那種感覺,就好像雖然說要請對方吃東西,卻只端上一盤馬鈴薯皮請對方吃一樣!

1.密續四部中,把基道果安立得最仔細清楚的是無上瑜伽部,事部與行部可能就沒那麼清楚了。

…出自:《2008道次第概說》第一講 2008.7.4


« Prev 2/2 Next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