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目錄

再從另一個角度舉例說明,某甲與某乙兩個人,某甲對佛菩薩有信心,做了很多供養,但他脾氣火爆,是經常與人打架的壞人;某乙不是佛教徒,也沒有宗教信仰,但他心地善良,行為都符合十善業的標準。這兩種人,你認為哪個好?

直接來看,某甲很差,某乙很好;這輩子結束之後,某甲可能會投生惡趣,某乙則會投生為人或天。然而,若再看得遠一點,某甲有造過以佛為對象的善業,在心中種下這種善根,雖然他因為這輩子造的惡業而投生惡趣,但在這輩子裡,他也種下了將來能夠憶念佛的種子。因為曾種下種子,某甲就有機會能憶念佛、獲得暇滿身。在得暇滿的那一生,由於之前曾經見過佛像、種過習氣,當這習氣醒覺時,他看到佛像就會感到歡喜,從而慢慢學習佛法,漸漸就有希望能夠獲得解脫;但某乙因為沒有種過這樣的種子,他能獲得解脫的希望就很渺茫。

因此,雖然從眼前來看,某乙比較好;但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,很難說到底誰會比較好。也許有人會覺得這種說法是佛教徒自以為是的偏好之語,但是,如果透過多一點的理由繼續探究,就會知道它是一件可以用道理說明的事。

以上內容若你完全不相信,認為它是完全不可能的事,那就沒辦法了;但如果你只是還沒很確定,那就去做做看吧!做這些事情並不困難,但如果它是真的,那麼你在做的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大事。往後,若你能繼續學習四諦、二諦、中觀、《釋量論》等,你可能會慢慢獲得定解、確定它們都是真的。然而,在定解尚未產生之前,不需要等待啊!這些事情做起來並不辛苦,例如順帶地做一點供養、有時間就唸一點六字大明咒或佛號,你會在不辛苦的狀況中完成一件很有利益的事。

僅聞佛號,亦可得到極大利益

再從利他的角度來說,在畜牲耳邊唸佛號或咒語是我們都能做得到的事,做起來也不太辛苦。若你相信佛經裡說的效用是真的,則你這樣做,就是在幫助牠與佛建立關係,對牠們當然會有非常大的幫助。

讀完中觀後,對於上述內容已概略能用理由說服自己,之後又花了時間讀《甘珠爾》,在佛經裡清楚看到佛的教示,深覺幫助眾生聽到佛號是非常重要的事。這事做起來既容易,又很有意義,因此心裡一直盤算著該怎麼做。有時想,我是不是乾脆去人潮擁擠的公車站或火車站大喊一下佛號啊?哈哈!雖然我終究沒有勇氣這樣做,但只有要機會去德里或回尼泊爾,我都會特地跑一趟動物園。一般人可能會以為我是去參觀,但我是為了想讓動物聽到佛號而去的。

佛經說聽聞佛號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,所以在動物園裡,我就盡量唸誦釋迦牟尼佛、藥師佛的名號,以及六字大明咒等咒語給動物們聽。也許真的很不可思議吧!只要聽過一聲佛號,即便是動物也會因此受到影響,使得牠來世在見到佛或是聽到與佛有關的話語會感到歡喜,從這個歡喜開始,慢慢地愈來愈靠近佛法。

在《廣論》皈依學處這個段落裡,講到要時常供養三寶時,宗大師說:「譬如有一極肥沃田,至下種時而不下種,任其荒蕪,如是廢止,實生不忍。如果能生若現若後一切善樂,最勝福田,於其四季一切時中,常恆無間,堪種一切善樂種子,復應於此如經說云『當以信犁,耕耘福田。』若未能作,至極堪惜。」在殊勝的田種下種子,能帶來極大的利益,千萬不要明明有很好的田可種卻放著不管,太可惜了!所以,要不時地順帶做一些供養,若能經常這樣做,透過這個力量集資淨罪,心會慢慢變得堪能,就能對那些深細難信的事情生起信心,智慧也會增長、對經典的理解愈來愈好,實修的證量也能生起。

學習佛法主要是靠智慧,所以必須學習、讀經論;讀經論是為了能實修,所以必須實修,要做止住修,也要做觀察修;努力讀經與實修卻沒有結果時,就要做供養、禮拜等設法淨除業障。所以宗大師說:「故於聽聞不能持文,思惟不能解義,修習相續不生,慧力至極微劣之時,依福田力是要教授。」這段話,正是宗大師傳給我們的教授口訣與應做的學處。當聽聞後記不住,思考或做觀察修時要思惟理由卻無法思考,修了卻沒有進步的時候,對三寶禮拜、供養、祈求,就又會有進步了。

學佛必須信心與智慧並行。有些信行人把時間都用在拜佛、課誦、持六字大明咒等而完全不學習,這種作法不對,因為佛法最主要的核心必須依靠智慧才能達成;有些人自詡為法行人,他們把時間全部用來讀經論、上課,完全忽視禮拜供養,這種作法也會讓自己吃大虧。看看祖師的作法,他們會兼顧智慧與信心,因此在過去歷史上有很多成就者產生,我有很多法友也是如此,有些人甚至在幾個月裡就看到了效果。他們在花了幾個月辛苦觀修卻沒有任何覺受時,會暫時努力地供水,持續兩、三個月後,改變就開始了,那些以前雖然有修但沒有產生覺受的法類,再修就有產生覺受。以上說的例子並非道聽途說,而是法友直接告訴我的修行經驗。

已故的辯經學院洛桑校長說,他努力思惟法義卻想不出來時就會向三寶祈求,結果就有效。他有時直接讀根本頌,讀不懂時怎麼辦呢?換做我們大概就會馬上去找注釋來讀,但校長刻意不讀注釋,他自己先努力思惟,想不出來就向三寶祈求,第二天再繼續讀。這樣做一段時間後,心中就會突然浮現根本頌的內容與意義,此後其他內容就變得很簡單,而這種結果,應該是因為理路在心中成型而造成的。這段話是洛桑校長直接告訴我的。

有些正士夫說,祈求三寶能增長智慧,而且這種智慧不會成為壞慧;有些人雖然天生聰明,但這種聰明卻成為壞慧,把聰明用在奇怪的地方,因此變得多疑、無法下任何決定,或是該用智慧的地方不用,不該用的地方卻亂用。智慧之所以重要,是因為它能帶來利益,所以要把它運用在真正能帶來利益的地方。有些人雖然聰明,但卻把智慧運用在無法帶來核心利益的地方,這樣真的很可惜。因此,學習時別忘了要跟三寶祈求,依此而來的智慧,不會變成走偏的智慧。
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