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再次提醒大家,希望各位能記住學習佛法的四個目標。即使無法仔細解釋,至少要記住名相。此外,希望各位能想一想,我們真正要的是什麼?現在我擁有的,是我真正需要的嗎?現在自己正在做的事,是為了什麼而做?若達到了目標,就是得到我真正的需要嗎?這些題目是各位的回家作業。雖然明天不會要大家回答,但這些問題是我們都該好好想一想的事。

舉例來說,在求學之時學校有時會放假,那時會感到快樂;課堂上老師講的自己都弄懂了,那時也會感到快樂;若你是個小小的風雲人物,在學校有點名氣,那時也會感到快樂;考試名列前茅,那時你也會很高興。雖然如此,但這些都不是你真正的目的,它們不是你之所以去學校上學的主要目標。同樣地,現在問各位的是:我們現在擁有的,是不是我們真正要的?若不是,那麼你真正要的又是什麼?

不承許有來生的人,問他為何不承許有來生,若他說:「我反正就是不同意。」這種回答是沒有幫助的答案,應該要提出理由才行。因為,若是沒有理由就說不同意,萬一有來生,那不是很糟嗎?承許有來生的人,應該要問自己:「目前為止,我做了哪些對來生好的事?為了能有更好的來生,我打算做哪些事?」如果相信有來生,則上述這些問題,應該要好好捫心自問才對。

有一種快樂是穩定的快樂,一旦獲得這種快樂,從此之後就能很穩定地處在這種快樂之中。想一想,目前為止我們追求的快樂,是不是這種快樂?當然,若這種穩定的快樂是無法獲得的,則追求這種快樂毫無意義。所以,再要問的是:這種快樂可以得到嗎?這些問題也許無法馬上有答案,卻是我們都應該要想一想的問題。最後,與學佛法的第四個目標相應的問題是,我應該慈愛一切眾生嗎?如果應該,那麼,我有能力利益一切有情嗎?方法又是什麼?

似乎提出太多問題了。雖然這些問題無法馬上就得到答案,然而,透過思考這些問題一旦獲得真正的答案,則這些問題將會是轉變你人生的問題,它們會讓你從此用不一樣的方法過日子。問這些問題,主要是因為本師釋迦牟尼佛與我們,對於什麼是苦與苦因、什麼是樂與樂因的看法差異太大,為了弄清楚到底誰說的才對,所以必須好好研究的問題。

摘自:《2016四諦概說》第二講2016.12.17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