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rapper

問:您在講集業之理時說,為了今生造的業是惡業;但在之前的課又說,學佛的第一個目標是獲得今生內心的安寧。既然是惡業,為何是學佛的第一個目標?

答:請看到《廣論》第175頁:「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,造非福業。」若只看這幾個字,則這位同學的提問就非常合理;但再看看在這段文的前文是「初(為樂受義故增長)中復二,一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。二於外樂,厭捨貪著,為定生樂受,而增長業。初復有二……。」所以這句「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,造非福業」是從「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」分出來的。由於是順著往下講,所以這裡雖然直接用「現法樂」這幾個字,但讀者心裡要明白這種樂是「今生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」。

關於學佛的四個目標,我想再說一下。「學佛的四個目標」這種說法,並沒有清楚的經典根據。經典裡曾經明確提過的學佛目標是三個,分別是獲得增上生、解脫與成佛。之前課程裡談到的第一個目標,透過實修佛法使今生內心得到安寧,其實經典裡有說,只是沒有把它整合到學佛的目標而已。既然有同學提出這個疑問,我想,或許這個名相改為「實修佛法的四個成果」可能會好一點。佛法裡談的內容,是以前後世存在為前提開展出來的;但現代有些學佛者不想談前後世,這樣一來,平常佛法所用的思惟與實修,對他們而言很多就用不上;但是,實修佛法確實能使他的內心變得寧靜。由於有些人只為了獲得今生內心的寧靜而學佛,所以我就用「學佛的四個目標」這個名相。

從這位同學的問題,可以引出另一個有點麻煩的問題:善與不善的界限究竟在哪裡?雖然不太容易回答,但它是應該思考的事。由於時間有限,我就不把整個思考架構開展得太複雜,只簡單講一個就好。

有人是這樣說的,煩惱很重時,例如在非常生氣的時候,若生起「乾脆把敵人殺了」的想法,心會跟著贊成說:「對!應該這樣!」但那時的心態無法進行對錯判斷。心處在正直平和的狀態時,檢視自己做的某種行為後,若心裡生起「這樣做是對的」的想法,表示這個行為是應該做的,也許可以說它是善的;同樣地,在心處在正直平和的狀態下,檢視自己的某個行為後,若生起「這樣做是錯的」的想法,表示這個行為是不該做的、不善的。根據這樣的說法可知,在自己的心處在正直平和的狀態下,其實我們自己是有能力判斷所謂善與不善。不過,當煩惱很重時,心處在混亂的狀態中,雖然那時心也會做出應做或不應做的判斷,但這些判斷已經不可信了。

以上這種說法,雖然用它判斷出的善惡不一定周延,但其中隱含的道理值得進一步想想。

…摘自《2016四諦概說》第五講2016.12.26

悲桑格西法語

智慧小語

有個人跟佛陀說:「我要快樂,但我一直不快樂。」佛陀說:「只要把『我』與『要』丟掉,剩下的就是純然的快樂了。」....(閱讀更多)